您的位置:首页 > 道德建设

云南蒙自:传承优秀文化 增进民族团结

发表时间:2022-05-09     来源: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 []     [打印]  [关闭]

  举行“永远跟党走”文艺活动。王晓霞摄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多措并举推进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团结交融。

  建设文化阵地,夯实传承之基

  工作中,蒙自市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县、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面形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供场所保障。

  目前,全市建有纪念馆1个、非国有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文化事务中心13个,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107个,自然村文化活动室36个,小舞台39个,多功能活动室84个,文体活动广场2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室3个。

  通过实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宣传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和送戏下乡等活动,保障广大群众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增进文化认同

  工作中,蒙自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为载体,印制宣传册2万余册,发放到乡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的党员干部和师生、群众手中,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持续性的宣传宣讲活动上万场次,受众20余万人次。

  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街道9个,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识标牌3万余个,利用《今日蒙自》、蒙自电视台、新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5760次。

  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作用,引领各族群众凝聚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共识,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精神血脉

  工作中,蒙自市把红色传承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依托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蒙自革命烈士陵园、红河州博物馆等红色资源,深入开展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刚毅坚卓”和中共云南一大会址“一心一德跟党走”精神研究阐释宣传教育,组建“蒙小青”“红色小蜜蜂”“马灯”等红色文化宣讲团,创新开展“红色马灯传思想”“茅草屋前讲党史”“南湖之滨开学堂”等示范宣讲,让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用红色精神、文明故事、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事例唤起广大师生的文化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全市累计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学、主题党日、“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2300余场次,受众80万余人次,用共同理想信念引导各族群众赓续精神血脉,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交融

  工作中,蒙自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功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119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1人,设立各类传习馆、传承点9个,组建各类非遗传承队伍11支。

  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和价值,编纂出版民族文化系列丛书,创作“蒙自故事三部曲”《马缨花》《孔雀飞来》《苗家乐》等文艺作品80余个。

  建立“民宗+民族学会+文化公司”及“民宗+高校+乡镇”项目运作模式,抓好彝族音乐舞蹈、彝族仆瓦支系手工服饰、彝族剪纸刺绣、苗族音乐、蒙自洞经音乐等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展“洞经之春”展演、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石榴节、过桥米线节等“活力蒙自”系列民族文化活动650场次。

  多种形式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各民族的血液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张艳娥、王晓霞)

   

   

  责任编辑:白雪

中共蒙自市委宣传部主管

滇ICP备14004379号 蒙自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