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蒙自 > 历史人文

蒙自:云霞弥漫的地方

发表时间:2016-03-08     来源:<寻觅>     字体:[] [] []     [打印]  [关闭]

蒙自南湖

  朋友,当你实效踏足蒙自,一定会对这座滇南之心的美丽而繁荣的城市兴趣浓烈,会情不自禁地对这座城市的名字感到疑惑:“蒙自”是什么文化含意?“蒙自”地名是怎么来的?

  话说蒙自之名,据史书载,开始于元朝时期,即公元1206年。《元史·地理志》载:“县境有山,名目则,汉语讹为蒙自,上有故城,白夷(按:南诏国白族)所筑,即今县治。”

老蒙自东门

  “目则山”又名蒙自山、麒麟山、莲花山、犁铧山,距蒙自市西边约15公里(今大屯官家山一带)。“目则山”山势高耸,傍晚日落,霞光万丈,旧志书中有“目则云霞”的记载,表明城西山势巍峨,云霞弥漫如仙境。

  “目则”,彝语称目则山为“母祖白莫”,目则为彝语“母祖”的转音,意为天之最高处,“白莫”即山峰的意思。“母祖白莫”即雄伟的山峰。目则山海拔2739.7米,巍峨高耸,屏立蒙自坝西南隅,举目则见,志书《临安府·山川》条记:“目则山在县(蒙自县)西三十里,即蒙自山也,百里外举目则见。”因山得名,则为多数典籍书所公认。蒙自自古以来是彝族聚居地,所以蒙自名称的由来属于“民族语地名”,较为可信。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南诏国蒙氏立县得名。康熙《蒙自县志·建置沿革》》载:“旧志云,以蒙自名者,盖其地先(按:先民,祖先)为蒙氏属,溯其由来故曰蒙自。”乾隆《蒙自县志·艺文志》载:“吾邑汉代名目则,唐时蒙氏细奴罗王南诏立为县,名蒙自,为自蒙氏也。”此说与史实不符。(二)马竹安《蒙自县志》资料:“蒙自一名,为‘蛮子’的转音。因元、明以前本地区皆为‘蛮子’居住。”总而言之,蒙自地名的由来,应该为“目则”,“母祖”的谐音演变而来的。

蒙自老民居

  对蒙自区域的管辖和治理,最早,中央政权对蒙自的管理,开始于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时期,距今2124年。西汉时期在西汉地区置益州郡,辖24县,蒙自属24县之一的贲古县,治所在今新安所。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改为益州永昌郡管辖。蜀魏吴三国争霸时期,贲古县属兴古郡管辖。

  西晋永嘉四年(310年),贲古县又划属梁水郡管辖。

  东晋大兴四年(321年),云南爨氏称霸,贲古县其地域为爨氏统治下的西爨地管辖。唐朝天宝时期(742年)归于南昭国,隶属通海都督府管辖。大理国时期,先后隶属巴甸分土政权,秀山郡阿部政权管辖。

  到了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军灭大理国(1256年) 。“阿蛮”叛乱。蒙古兀良合台派兵平定叛乱,立“目则”千户(亦称蒙自千户),隶属阿万户府。元朝(1276年)废目则千户,置蒙自县,隶属临安路。

  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征服云南。十五年(1382)春,明朝进兵临安,蒙自县土官纷纷归附。明朝廷改临安路为临安府,蒙自县隶属临安府管辖。

  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蒙自县为乐新县。1659年,恢复蒙自县名,隶属临安开广道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四月,民国政府改临安开广道为蒙自道,蒙自县隶属蒙自道。1929年,裁蒙自道,蒙自县直隶属云南省政府。1940年,隶属云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7年,改称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蒙自市行政中心

  1950年1月16日蒙自解放,蒙自县隶属蒙自区专员公署管辖。1957年11月18日蒙自专署与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合并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跃进”时期,1958年10月,撤销蒙自县,其辖区并入个旧市,成立个旧市蒙自联社,辖4个人民公社。1959年10月23日废除蒙自联社,恢复蒙自县。2009年11月15日,撤县建市,为蒙自市。

 

 

责任编辑:赵凯

 

 

 

中共蒙自市委宣传部主管

滇ICP备14004379号 蒙自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