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蒙自 > 文化动态

云南蒙自:“贲古”银饰技艺 锻造民族团结靓丽“名片”

发表时间:2022-06-20     来源:     字体:[] [] []     [打印]  [关闭]

  近年来,云南蒙自雨过铺街道着力传承民族银饰技艺,坚持民族团结和企业发展共促同进,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携手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将云南蒙自的“贲古”银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相融合,打造蒙自市银工艺文化产品品牌(已注册商标“贲古银”,“贲古”为蒙自旧称), 形成了浓郁民族特色的“蒙自贲古银饰”文化,锻造民族团结的靓丽“名片”。

  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大屯海北岸蒙自雨过铺街道大台子村,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母炳林“银饰锻制技艺”传承基地,“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龙头企业”“云南省省级成长型中小企”“红河州文化产业示范企业”“蒙自市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始终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以银壶为载体,通过各种工艺,把少数民族文化和图文放在银壶上,宣传“贲古银”、宣传民族团结,把各民族文化和底蕴融入产品,促进银饰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银饰传承培训,以“银”为媒介,传承和发扬“贲古银”手工技艺,展现民族文化魅力,弘扬传统“ 匠人”精神,让民族传统银饰文化在传承中得到保护。热心公益,提升了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给红河州94名援鄂抗疫医护人员赠献纯银纪念章,致敬英雄;赠予70岁以上老年人银戒指352枚,赠予大台子社区孤寡老人戒指500 枚、银手镯17 枚。

  大台子村作为“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美丽乡村”,蕴藏着少数民族银饰手工技艺丰富而精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的技术骨干杨丽云和张璐璐分别生长在彝族聚居的蒙自市雨过铺街道大台子村和个旧市鸡街镇彝族聚居的海边村。在公司的领导下,杨丽云和张璐璐等工作人员认真研究银饰文化,将蒙自彝族服饰与哈尼族、瑶族等各民族服饰特点相融,并跟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母炳林学习银饰锻制技艺,多次接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孙振华、段冰、刘忠元,银壶制作工艺师段六一、王华藻等老师的指导培训,传承“ 蒙自贲古银饰” 工艺,制作每一件作品都做到精益求精,并免费教授不同民族的徒弟学习银饰制作技艺,让徒弟知道做银饰品对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团结的意义。

  杨丽云先后获得建国七十周年成果展中“具有民族特色”称号、“创作能手”称号、“民族工艺技师”称号,作品《拉丝》获云南省工美杯银奖,《金玉满堂》获个旧市金属工艺创作奖。张璐璐的作品《仙鹤》在云南省工美杯中获银奖,《云岭颂》获个旧金属工艺大赛银器类金奖,《石榴大件》在建国七十周年成就展中展出,《石榴壶》《堆锦壶》分别在第一届、第二届红河州文博会中获佳作奖,2019 年被评为“蒙自拔尖乡土人才”。公司作品《银石榴大件》,以蒙自特产石榴为外表,中国地图用黄金錾刻制作,有五十六颗籽代表五十六个民族,石榴表面刻有“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文字,寓意民族团结、友爱。该作品展示时参观者要求以高价买作收藏。

  公司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入各路文化学者和大师作为制作团队和艺术顾问,产品多次赴昆明、北京、三亚、深圳、厦门参加国内各大展会。公司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银工艺品, 制作出一系列银工艺典藏珍品。

  近几年,社会各界对银壶的青睐也激励着该公司的创新与发展,公司将逐步打造成红河州银产品制作基地、银工艺传承培训中心、银文化创意区,建设一个在全省、全国知名的银文化产业,铸造民族团结的靓丽“ 名片”。(蒙自市雨过铺街道 李沿杓)

   

   

  责任编辑:白雪

中共蒙自市委宣传部主管

滇ICP备14004379号 蒙自文明网版权所有